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可怕的全球变暖”。
(1)根据材料,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
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峰的海拔
(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下列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甲:_____;乙: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11 02:32: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磁化率是反映气候温湿与干冷变化的良好指标;若气候干冷则不利于磁性物质形成与聚集,磁化率较低。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区磁化率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12万年以来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湿的时期是距今
A.2万年左右
B.5.5万年左右
C.6.5万年左右
D.11万年左右
【小题2】在距今7—10万年期间,随时间推移下列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A.我国北方暖冬现象增多
B.甘蔗种植区的北界北移
C.黄河的结冰期逐年变长
D.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减弱
同类题2
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回答问题。
(1)北冰洋冰面范围产生图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北冰洋冰面范围的变化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3)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
同类题3
若全球气候变暖,青海湖的矿物质含量将会
A.先降低后增加
B.不断降低
C.快速增加
D.基本不变
同类题4
下图为两个历史时期黄河中游草原界线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战国时期相比,唐宋时期黄河中游地区
A.气温偏高
B.热量偏少
C.降水偏少
D.湿度偏大
【小题2】唐宋时期,从西安到银川自然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同类题5
2016年11月7日 ,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开幕。此次会议将关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实施情况。人类要抑制全球变暖,下图所示的地表碳循环示意图中需要控制的主要环节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