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今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愈演愈烈,多地高温历史纪录几乎日日在刷新。江南水乡”浙江遭遇60年来罕见高温少雨天气,全省水库河网水位持续下降,80多条小河断流,79个县(市、区)受旱,造成逾60万人饮水困难。而与此同时,北方多地却遭遇频繁强降雨,甚至引发洪涝及各类地质灾害。东北地区连续遭受4次强降水袭击,区域平均降水量达96.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4.4%。黑龙江省多条江河超警戒水位。位于中俄边界的“中国东极”黑瞎子岛中方领土几乎全部被淹。
专家们分析说:“北涝南旱”的天气格局和全球变暖的气候大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1)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____的数量增加。
(2)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
(3)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全球变暖的发生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04 08:4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D.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小题2】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A.苔原植物的花期
B.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C.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D.入海河流的汛期
同类题2
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
2
、O
2
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
A.蓝藻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小题2】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A.CO
2
的含量一直下降
B.O
2
的含量一直上升
C.O
2
和CO
2
含量保持稳定
D.O
2
和CO
2
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同类题3
以下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是( )
A.海平面上升
B.整个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
C.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发生变化
D.臭氧层“空洞”扩大
同类题4
导致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
B.上空出现臭氧洞,危及人类生存
C.地壳下沉
D.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
同类题5
有媒体称,按目前的融化速度,喜马拉雅冰川到2050年将消失2/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考察,人类干扰增多
B.温室效应增强
C.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D.探险旅游,乱扔废弃物
【小题2】冰川的快速融化,对喜马拉雅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A.光热水土条件改善
B.河流汛期消失
C.冰川生态环境破坏
D.山地雪线下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