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如果只考虑震级大小、震源深浅和震中距远近对地震烈度的影响,下面3幅示意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震烈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乙甲丙丁
B.乙甲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乙丙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09 06:4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左图为海南岛地形、河流和部分产业园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图中A、B两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
(2)说出图中海南产业园的主要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与乙相比,甲河口处泥沙颗粒较
(填“粗”或“细”),说明判断理由。
(4)海南岛西部台风频次低于东部,说明其主要原因并写出防御台风的主要措施。
同类题2
2015年3月20日,浙江台州遭遇30年不遇特大冰雹灾害。冰雹造成城市路灯、电信设施及部分房屋受损,部分乡镇农作物和林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中的灾害( )
A.属于人为灾害
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
C.致灾因子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D.是战争造成的
【小题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口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毁灭
D.环境受到污染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印度尼西亚中部北苏拉威西省罗肯火山于2011年8月17日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3 000米。
材料2:据2011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报告日前披露,印度尼西亚被列为全世界最容易遭受地震、火山爆发等灾害的国家。
材料3:下图为印度尼西亚位置示意图。
(1)印度尼西亚为何多地震、火山?列举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2)火山爆发也并非一无是处,简要分析其利与弊。
同类题4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图甲)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单位:次)等值线图(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我国数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堵”“疏”都是重要的治水之策,应根据江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面研究、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辨证施治”。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一例生活中常用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
(3)写出右图中三个干旱高发区。应对干旱应釆取哪些工程措施。
同类题5
读两个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
B.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C.甲地区经常发生海啸
D.乙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小题2】如果城市A、B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分别是
A. 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 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 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