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03 09:0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先北移后南移
D.先南移后北移
【小题2】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
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
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增多
同类题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 )
A.臭氧层变薄
B.全球变暖
C.酸雨扩散
D.地震频发
【小题2】关于气候变暖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寒带变得温暖湿润适合人类活动
B.使南极冰川消融,增加淡水供应
C.使我国西北地区蒸发量增大,绿洲面积不断缩小
D.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大气的保温效果增强
【小题3】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资源条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上升,全球各地热量资源不会变化
B.降水变化会使全球各地都变湿润
C.气候变化会改变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D.温度和降水的增减会使各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减小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______。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俱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________燃料,二是_________。
(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4
读“我国化石燃料在产生相等能量的情况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差异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污染物中,能够形成酸雨的是
,酸雨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危害有
。
(2)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主要气体中,还有一种主要气体图中没有显示,这种气体是
这种气体的排放对环境能够产生哪些影响?
(3)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大气中60%的灰分、87%的S0
2
67%的NO
2
,均来自煤炭的燃烧。为减轻大气污染,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类题5
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如图所示为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变暖变干为主
B.变冷变干为主
C.变暖变湿为主
D.变冷变湿为主
【小题2】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3900年
B.6500年
C.8100年
D.1万年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