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梅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佳果,起源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由于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在中国栽培的最北界限不断改变。下图为中国梅花分布北界变化示意图 (南海诸岛略)。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殷商时期的气候与现代相比更
A.温暖
B.湿润
C.寒冷
D.干燥
【小题2】当前梅花引种栽培区北界比自然分布区北界纬度偏高,主要得益于
A.全球气候变暖
B.城市热岛效应
C.生产技术提高
D.市场需求扩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7-30 06:4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预测示意图。读图,分析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B.全球变暖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总体是有利的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
D.西半球粮食产量会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
同类题2
24节气能反映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它与人们结合气候总结的农业谚语对农业生产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随着气候变暖,节气对农业的指导也会发生变化。下图为1985一1999年和2000一2015年沙坡头区24节气平均气温对比图,表格为沙坡头区春小麦关健物候期日期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2000-2015年与1985-1999年相比
A.大多数节气温度都高
B.升温幅度最大出现在春分
C.有两个节气温度较低
D.最冷节气出现在冬至
【小题2】沙坡头春小麦物候期的变化
A.提前趋势的程度相同
B.生殖生长期延长4天
C.全生育期缩短2天
D.各生长期变化相同
同类题3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P表示的典型植被是( )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草原
D.热带季雨林
【小题2】与近现代相比,该地质时期( )
A.热带范围明显扩大
B.森林分布范围更广
C.降水丰富,气候更湿润
D.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
【小题3】图中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同类题4
下图为1951~2009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
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2)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是
,产生这一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
和
两大方面。
(3)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工业生产应做好哪些方面的调整?
(4)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不会影响到( )
A.海陆间水循环 B.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
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
同类题5
全球气候变化即指全球气候变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