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A.年际平衡变化较小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C.冬季平衡波动较大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小题2】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小题3】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A.农业生长期延长B.气候变暖加速
C.生物多样性减少D.岛屿数量增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7 11:4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全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根据所给材料,完成各项要求:
材料一:“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赤道附近数千公里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例如,厄尔尼诺往往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严重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
材料二:水稻和棉花是秘鲁两种主要的农作物,它们对降水的数量和时间均很敏感。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使秘鲁棉花生产严重受灾,1983年的农业产值下降了14%,而由于对1986~198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做出了预报,采取了主动适应措施,增加了水稻种植的比例,1987年秘鲁的农业产值增加了3%。
材料三:1950~1999年黑龙江省气温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及其单产变化图

(1)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2)黑龙江省1959~1999年间年平均温度与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单产变化总趋势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秘鲁在1986~1987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4)黑龙江省在1986~1987年对水稻种植面积的调整是否适应气候的变化?分析这种调整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