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8 年 10月 29日,雅鲁藏布江林芝市米林县加拉村段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2017年 11月 18日当地发生过 6.9级地震,下图是该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堰塞湖及堰塞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综合运用 RS、GIS 技术分析堰塞体的土方规模
B.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震
C.堰塞湖所在地区地势平坦
D.堰塞体溃决可能会引发上游洪水灾害
【小题2】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A.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
B.开挖泄洪通道
C.一次性摧毁堰塞体
D.加固堰塞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14 08:50: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从全球范围来看,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首位的自然灾害是
A.滨海地区的风暴潮
B.地质灾害
C.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D.气象灾害
同类题2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材料二:来自广东省民政厅的数据称,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17时,强降雨和风雹灾害已造成该省11人死亡、3人失踪、14人因灾伤病。且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严重。
(1)试叙述广东省强对流天气在春季多发可能的原因。(6分)
(2)试推断广东省强对流天气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4分)
同类题3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材料二:“一带一路”路线。
(1)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有
(至少写出两点)
(2)一艘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船舶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有
。
(3)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海拔1661米),是世界著名的“春城”,原因是
。随着
、
条件的改善,近年来该国的鲜花产业发展迅速,出口鲜花占欧盟市场的三分之一。
(4)陆上丝绸之路经过的甲地区,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同类题4
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列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国家
孟加拉国
印度
马达加斯加
尼泊尔
莫桑比克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
2
3
4
5
国家
瑞典
爱尔兰
冰岛
芬兰
挪威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67
168
169
170
171
【小题1】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
A.台风天气
B.干热天气
C.寒潮天气
D.暴雪天气
【小题2】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
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
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
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
同类题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亚洲东部部分区域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某时的海平面气压及天气系统图。
(1)据图指出我国境内将遭受暴雨影响的地区。(4分)
(2)列举上述地区暴雨后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6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