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半陷地下——地热丰富,地温高
B.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潮多发
C.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D.④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
【小题2】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B.冬暖夏凉
C.多旱涝灾害
D.河流稀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31 05:15: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9月6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236 ℃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干热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地热能
B.清洁能源
C.发电量稳定
D.地下分布均匀
【小题2】下列地区中,干热岩资源丰富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同类题2
梅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佳果,起源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由于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在中国栽培的最北界限不断改变。下图为中国梅花分布北界变化示意图 (南海诸岛略)。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殷商时期的气候与现代相比更
A.温暖
B.湿润
C.寒冷
D.干燥
【小题2】当前梅花引种栽培区北界比自然分布区北界纬度偏高,主要得益于
A.全球气候变暖
B.城市热岛效应
C.生产技术提高
D.市场需求扩大
同类题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于2013年11月22曰在次兰的首都华沙落下帷幕。大会就全球气候变暖的援助基金等问题进行了谈判。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A.我国种植水稻的界线向南移动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面积将会变大
D.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盐碱化会加剧
【小题2】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某区域,甲为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某段公路,乙为2015年底竣工的某段高速公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修建乙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通行能力
B.减少占用耕地
C.防止洪水威胁
D.增加通车里程
【小题2】推测甲公路建设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与耕地
B.城镇与气候
C.资金与植被
D.地形与技术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
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
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
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小题2】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
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