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B.降水丰富
C.生物资源丰富
D.气温低
【小题2】该自然资源
A.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B.近年来数量持续增加
C.当今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原料
D.是陆地淡水资源的主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1-01 07:43: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相比于日趋成熟的陆上风电,风能资源蕴藏量更丰富、开发前景更广阔的海上风电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风电场建设也出现了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趋势。

界面新闻从法国电力集团(下称法国电力)获悉,日前,其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下称国家能源)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参与投资位于江苏省沿海的东台四期和五期海上风电项目。将成为法国电力在中国的首批海上风电项目,也将是外资首次投资和运营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目前,东台四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东台五期项目将于2019年开建,此两大项目的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正式合同签订后,法国电力将和国家能源共同建设和运营,项目将于2021年前逐批投入运行。根据测算,该项目每年上网电量为5.28亿千瓦时,按火力发电标煤耗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70吨。

资料显示,东台四期项目离岸直线距离约42千米,将安装75台风力发电机组,是国内目前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场项目。东台项目的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36千米,是我国目前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场,是真正意义的海上风电。 海底电缆工程,是世界公认的复杂工程,东台项目又是我国海上风电场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首先它是国内最长的海缆,其次它是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海缆。最大的难题是,施工作业船最近只能靠到距离岸边7千米,这对海缆敷设施工工艺提出了新挑战。为此,在登滩敷设时,施工团队创新发明了“登滩排架”装置。用竹排搭建了7公里的排架,每隔2米安装一个电缆导向轮。3500个导向轮和竹排‘手拉手’托起了7公里长的海缆,以确保海缆铺设符合要求。”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指出东台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面临的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施工团队采用“登滩排架”装置方案的原因。
(3)分析开发海上风电项目对提高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法两国各自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