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高低
【小题2】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 )
A.岩石的作用
B.气候的作用
C.生物的作用
D.地形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3 12:47: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其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
A.植被丰富,提供有机质多
B.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
C.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D.人口稀少,土壤破坏较小
同类题2
下列地区中风化壳较厚的是( )
A.干燥的荒漠
B.四季分明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C.寒冷的苔原
D.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
同类题3
土壤按照质地来划分,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下列关于这三类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故保水、保肥能力差
B.黏土颗粒较小,土壤透水性差,但保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最理想的土壤质地
C.壤土颗粒大小适中,既透气透水,又蓄水保肥,是发展农业的理想土壤质地
D.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的质地要求不同
同类题4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读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东北平原( )
A.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
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植被生长量大于南方低山丘陵区
D.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多
【小题2】终年高温地区和寒冷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都较低,其原因是( )
A.高温地区不利于植被生长
B.高温地区岩石的风化速度快
C.寒冷地区生物生长量较小
D.寒冷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缓慢
同类题5
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读材料和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
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小题2】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