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题。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海拔(m)
<640
640~1800
1800~3420
3420~4100
4100~5700
平均温(℃)
28~24
24~18
18~12
12~6
<6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①
②
③
④
【小题1】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小题2】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09-12-15 09:36: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2分)下图分别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世界气压带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数字④所在气压带的名称是
,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数字③所在风带的风向。
(2)上图中数字①气压带的名称是
,下列气候类型的特点、地带性分布与该气压带密切相关的是
(
选择填空)。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图中罗马属于
气候,世界气压带局部图中的气压带、风带与该气候类型的形成有联系的是
(填数字)。
(4)图中大连属于
气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5)图中箭头方向所示,自然带由森林向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是
。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材料三: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1)秋分日,包头(110°E)日出时间是
(北京时间),与鄂尔多斯相比,包头正午太阳高度 。
(2)呼和浩特地区的自然带为
,由此出发沿包兰兰新铁路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是由于
减少而导致的。
(3)1987~2002年,包头市面积呈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导致这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4)1954~1964年,包头建设成了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试分析该时期包头市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同类题3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小题2】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同类题4
下图为中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拔3800~4800m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原因可能是该海拔区间
A.降水量最大
B.受西风影响最大
C.受冬季风影响最大
D.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差值最大
【小题2】天山冰川末端海拔的最小值为2640m,其分布的位置可能为
A.伊犁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准噶尔盆地
D.吐鲁番一哈密盆地
【小题3】对近50年间天山冰川面积缩小影响最直接的是
A.冬季降水量减少
B.夏季降水量增多
C.夏季气温升高
D.冬季气温升高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沙化日趋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形成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
B.地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C.常年受高压控制,降水量少
D.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旺盛
【小题2】该国针对甲地区草地沙化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建设人工草场
B.控制载畜量
C.实施退耕还草
D.发展草原旅游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