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分析回答。
(1)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现象,从鸿雁生存的地理环境方面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歌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留恋与欣赏。请指出至少两方面的欣赏自然景观的要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1-01-06 04:0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完成下题。
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同类题2
读“横断山区高黎贡山南段西坡蝶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蝶类优势种群的分布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该山西侧山麓地带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蝶类色彩艳丽,种类数量较多,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有限性
D.脆弱性
同类题3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放蜂区域
A.平原面积占一半以上
B.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C.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D.东西差异显著而南北差异较小
【小题2】图中放蜂路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小题3】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森林景观现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B.夏季到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C.冬季在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D.丁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同类题5
许多诗句和歌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反映的地理知识是( )
A.台北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
B.台北终年降水较多
C.台北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D.冬季风经海洋吹向台北,带来较多的降水
【小题2】“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对该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山在南半球,则“薄雾散”的山坡是南坡
B.如果该山在北半球,则“白雪密”的山坡是北坡
C.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D.与“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旅游景观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