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制约图中植被分布规律的因素主要是
A.坡向
B.海拔
C.坡度
D.人类活动
【小题2】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B.“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C.“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D.“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3-19 09:58: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同类题2
(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国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西部高山上,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流石滩上植被稀少,植被的形态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具有速生、叶片厚等独特的生理特征。从外观上看,流石滩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1)推断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据流石滩上植被的特征推断其生长环境的气候特征。
同类题3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原因。
(2)分析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多个圆圈。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
(2)自2000年以来克鲁伦河注入呼伦湖水量持续减小,分析这种现象对呼伦湖及其岸边地区的影响。
同类题5
“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综合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