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8分)阅读世界某区域及A、B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中T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意义。(4分)
(2)据图推测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的差异,并说明理由。(8分)
(3)比较A.B两城市的降水量差异,并简述其成因。(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7-28 08:2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印第安古代文明。下图为印加文明影响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该区域山谷地带多“昼晴夜雨”现象,其对印加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①白天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②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③夜晚降水多,利于补充土壤水分
④夜晚多雨,易产生低温冻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该区域西侧山麓自然带差异显著,其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坡度
同类题2
读南美洲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因安第斯山而得名的安山岩是一种喷出岩。按成因分类,下列岩石与之属于同一类的是
A.玄武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小题2】①、②两地自然带类型和成因分别是
A.①地热带荒漠带 东北信风带;②地常绿阔叶林带 巴西暖流
B.①地热带草原带 秘鲁寒流; ②地温带荒漠带 西风背风坡
C.①地热带草原带 赤道低压带;②地常绿阔叶林带 巴西暖流
D.①地热带荒漠带 副高、寒流;②地温带荒漠带 西风背风坡
同类题3
读“东半球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显示的是
______
(1月或7月),判断理由是
______
。
(2)图例乙代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______
,其成因是
______
。
(3)白鹳(湿地环境的指示性物种)自我国东北向南迁徙至澳大利亚东部过程中(图中虚线为迁徙路线),在北半球依次经过的森林带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______
和热带雨林带。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______
(整体性、差异性)的特征。
(4)甲处东部沿海洋流性质属于
______
,对沿岸气候起
______
作用。
(5)丙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出现
______
现象;丁群岛国家正经历环境灾难的威胁,造成其灾难的人为原因是
______
。
同类题4
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南半球缺失的植被类型序号及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⑨—海陆位置
B.⑨—海陆分布
C.⑧—海陆分布
D.⑧—地形
【小题2】关于北半球的植被类型⑥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类型主要为畜牧业
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D.植被具有叶大、根深的特点
同类题5
秦岭南麓所属的自然带是 (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