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2】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小题3】下列有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
B.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
C.环境整体性就是说自然环境是不变的
D.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甚至整个生态系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26 12:40: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D代表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沙漠带
【小题2】F自然带在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较大陆西岸要高,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A.大陆东岸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大陆东岸地处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C.大陆西岸沿岸为寒流,降温减湿,使F自然带难以向高纬延伸
D.大陆西岸地势较高,降水较少,F自然带发育范围小
【小题3】图中自然带相同的一组是:
A.B与G
B.C与G
C.H与K
D.C与H
同类题2
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植被,其分别对应
A.荒漠、稀树草原、森林和疏林、红树林
B.稀树草原、森林和疏林、荒漠、红树林
C.荒漠、森林和疏林、稀树草原、红树林
D.森林和疏林、荒漠、红树林、稀树草原
【小题2】与③类植被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赤道低压带
B.西北风
C.暖流
D.副高
【小题3】P地植被类型为②,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种植园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同类题3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
(2)图甲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________。
(4)图乙是沿46°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5)自然带⑤在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_________地区。
同类题4
小明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野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小明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小题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3】文中描述的景观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层次性
D.可变性
同类题5
下图为武汉市常住人口部分时段年均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时期,武汉市常住人口
A.总量先增后减
B.总量先减后增
C.远城区增长较快
D.主城区逐渐减少
【小题2】武汉市常住人口变化表明该区域
A.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城市郊区化开始凸显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建城区范围逐渐缩小
【小题3】冰岛的热泉附近常分布着草甸,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