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焚风是气流翻过山岭在背风坡下沉时增温变得又干又热的地方性风
(1)简述石家庄市受焚风影响的原因及季节特征。
(2)分析石家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分析该地农业中、低产田产生的自然原因。
(4)简述该措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4-25 10:32: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泰州调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 m
3
)
1991~1995年
1
61
9.62
1996~2000年
5
817
4.43
2001~2007年
7
2 555
0
(1)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读材料二,分析河流两岸沙地扩大的直接原因。
(3)说明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沙尘暴多发的影响。
同类题2
山地城镇的产业垂直地带性是指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随着山体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带状分布的现象。重庆涪陵区大木乡位于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北麓,是重庆典型的高山旅游度假型农村社区。左图为大木乡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山地城镇农业布局及级差地租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典型植被是( )
A.热带季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2】在低海拔区域内( )
A.①曲线付租能力最强
B.②曲线付租能力最弱
C.③曲线付租能力最弱
D.④曲线付租能力最强
同类题3
下图为两个历史时期黄河中游草原界线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战国时期相比,唐宋时期黄河中游地区( )
A.气温偏高
B.热量偏高
C.降水偏少
D.湿度偏大
【小题2】唐宋时期,从西安到银川自然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同类题4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群岛A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
(2) B地和C地的自然带都是
,但两者的气候类型不同,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3) D半岛西侧海岸线曲折,有众多峡湾,其形成原因是
。
(4) E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的
(“生长”或“消亡”)边界。
(5)F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6)G高原为荒漠,与西岸的森林景观差异显著,主要是受
影响。
同类题5
读中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的地理寓意是( )
A.冬季风不能到达玉门关
B.西风不能到达玉门关
C.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差异明显
D.玉门关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的生长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