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左图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2)自然景观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3)乙、丙两地中,
纬度较低。
(4)分析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7-06 05:22: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因素
【小题3】下列有关交通线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区
B.平原地区的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多
C.公路在缓坡地上呈“之”字形弯曲
D.自然因素是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同类题2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同类题3
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沿途自然条件变化依次是( )
A.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植被:森林-草原-荒漠
C.土壤:沼泽土-黄土-荒漠土
D.地形:高山-盆地-高原
【小题2】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土壤
C.洋流
D.水分
同类题4
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瑞雪兆丰年”是一句流传比较广的农谚,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下图为中国局部地区积雪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冬季积雪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积雪消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
B.积雪消融增加土壤矿物养分
C.积雪消融能增加土壤水分
D.积雪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温度
【小题2】图中积雪类型的分布特点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纬度地带分异气温
B.干湿度地带分异降水
C.纬度地带分异降水
D.干湿度地带分异气温
同类题5
读“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甲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较其它山地高,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