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山地不同坡向林树下线海拔高度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度
D.土壤
【小题2】该地林树下线
A.西北坡一直高于西南坡
B.东南坡一直高于东北坡
C.聚落区始终高于非聚落区
D.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小题3】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的变化可能是因为
A.气候变暖
B.过度樵采
C.人工育林
D.修建梯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1-17 04:34: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是各自然带生产力比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决定各自然带生物量大小的因素是
A.气温
B.日照强度
C.降水量
D.土壤肥沃程度
【小题2】图中干旱区生物量与经济产量差额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改善
A.气温
B.土壤
C.水源
D.地形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别山区示意图
材料二: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材料三: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并列举修建该公路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季节大别山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3)简要评价大别山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
同类题3
下图是某岛年降水量分布图,该岛沿海地区夏季平均气温20 °C左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该岛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抬升
C.纬度位置
D.西风漂流
【小题2】该岛
A.东部适合发展针叶林
B.西部适宜种植水稻
C.河流众多河运发达
D.地震多发
【小题3】云杉是亚寒带针叶林的代表性树种。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有云杉集中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带谱的结构示意图,①~⑦表示其不同的自然带。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①-②-③与⑤-⑥-⑦自然带倾斜方向的主导因素是( )
A.①-②-③热量
B.⑤-⑥-⑦热量
C.①-②-③水分
D.⑤-⑥-⑦水分
【小题2】图中①、⑦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
A.高山草甸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积雪冰川带
D.高寒荒漠带
【小题3】喜马拉雅山南坡带谱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
B.纬度低
C.降水稀少
D.海拔高
同类题5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然带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和自然带⑦一⑧一⑨一⑩的分布分别符合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图中甲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