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相似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复杂性
【小题2】图中植被种类丰富是因为该地( )
①纬度较低 ②地势起伏大 ③河流短急 ④降水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3】《沁园春·雪》中的部分词句描写与其地理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地形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水文
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大气
D.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生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12 11:11: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塞罕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生态脆弱。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清康熙在此立“木兰围场”,清末国力衰微,围场被开围放垦。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新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塞罕坝三代人花55年时间使塞罕坝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塞竿坝葱郁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下图示意塞罕坝机械林场位置,表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前后对比表。
(1)说明塞罕坝区域自然环境过渡性特征的主要表现。
(2)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区域生态功能。
(3)塞罕坝林区典型原生树种是樟子松,试推测其生长习性。
同类题2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的变化程度,空气湿度增加和植被覆盖率升高会使气温垂直递减率降低。下图中甲为秦岭太白山地形图,乙为该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年变化图(数据于各气象站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气象站7月均温为20.5℃,B气象站7月均温可能为
A.24℃
B.26℃
C.28℃
D.30℃
【小题2】与北坡相比,南坡
A.夏季气温较高
B.大气湿度较小
C.冬季降水较少
D.植被覆盖率较低
【小题3】太白山北麓传统民居多呈坡屋顶及南北窄东西长的内庭院设计风格,主要原因是
A.夏季干热时间长,利于遮荫
B.增强夏季风,加快散热
C.冬季气候较干燥,改善湿度
D.冬季降雨多,利于排水
同类题3
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最可能是 ( )
A.印度尼西亚
B.英国
C.日本
D.新西兰
(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试探究其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②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③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4)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区城自然地理要素关系,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稳定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制约性
同类题5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
(1)图中流域③、④、⑨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体现了
分异规律。请描述流域④所处的自然植被景观特征:
。
(2)据图归纳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
(3)阐述流域③和流域⑥年平均径流量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
(4)流域⑤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并说明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点。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