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洞头海岛的乡村医生王珏用化名“兰小草”连续15年每年捐款2万元,而年仅48岁的他却不幸病故,成为感动浙江的最温暖的一笔捐款。
B.代表们一致认为,十九大报告是一个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的报告,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C.安全生产大检查、环保督察等重大专项行动,将对我国矿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维护当前矿业市场向好的局面将会是一项长期迫切的任务。
D.市政府鼓励和支持翠亨新区等核心区创新要素分阶段逐步向拓展区辐射,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6-04 06: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诗的内容中也鲜明可感;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D.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不仅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在内容中也鲜明可感
B.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这不仅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内容中也鲜明可感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起从前在张家界溪边徒步的情形,那里的山势地貌远比黑森林山区险峻壮观,游客__________,每隔一两里路,就有一个休息区,供给茶水小吃,各种招呼声____________;猴家族们在山林和溪水里嬉戏玩要,( )。这里的山林是静谧安详的,__________的游客点缀其间,说话也是窃窃私语,声音稍大点就有山谷的回声。我们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见到了德国落差最高的瀑布。这一路走来的清凉惬意,森林的寂寥,已是十分难得的体验。

看完瀑布,顺着山路往下,就走到了热闹的小镇主街。黑森林博物馆是老房子改建的二层楼博物馆,门面小小的,进去才感受到什么叫_____________。博物馆的宣传手册上写着:“就从这里开始黑森林时间之旅吧!”从黑森林少女的红球帽,到新娘子类似苗族女子的沉重头饰,从农庄家居布置到手工作坊的各式各样的工具,从乡村化妆舞会的面具到制作精美的管风琴,音乐盒,从民间传说里的妖魔鬼怪木偶到本地山脉开采的矿石宝石……仍然就这样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消耗着“时间”,黑森林人漫长的两百多个冬天过去了。黑森林人对时间如此执着,而时间也在印证着黑森林人的勤勉质朴,心思巧妙。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黑森林人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仍然就这样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消耗着“时间”。
B.就这样,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黑森林人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琢磨着“时间”
C.漫长的两百多个冬天过去了,黑森林人就这样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消耗着“时间”。
D.就这样,黑森林人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琢磨着“时间”,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向游客讨了食物欢欢喜喜地捧着吃,不时窜出几只来
B.不时窜出几只,欢欢喜喜地捧着吃向游客讨来的食物
C.不时窜出几只,向游客讨了食物,欢欢喜喜地捧了吃
D.欢欢喜喜地捧着吃向游客讨了食物,不时窜出几只来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摩肩接踵 不绝于耳 三三两两 别有洞天
B.熙熙攘攘 不绝于耳 稀稀拉拉 引人入胜
C.摩肩接踵 不绝如缕 稀稀拉拉 引人入胜
D.熙熙攘攘 不绝如缕 三三两两 别有洞天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