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甲乙两人分别参加了对乞力马扎罗山(东非)、阿尔卑斯山的考察(南欧),登山中,两人利用移动设备联系。甲说:终于在3100m左右时穿出了森林;乙则说:我早在不到2000m时就穿出林带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联系乙时,他正站在
A.高山草甸带
B.冰川带
C.高寒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小题2】甲乙两人叙述的差异,主要是因为
A.阿尔卑斯山纬度较高
B.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较高
C.阿尔卑斯山坡度较大
D.乞力马扎罗山降水较多
【小题3】若乙从南坡攀登阿尔卑斯山,不会穿越
A.针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混交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7-21 11:25: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乙山地垂直带谱中,①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荒漠带
D.雨林带
【小题2】造成甲、乙两山地自然带基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水分
C.热量
D.土壤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
A.5°N
B.25°N
C.35°N
D.45°N
【小题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地差异
同类题3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小题2】在海拔1000m处,两个坡向的气温差异最接近
A.5℃
B.9℃
C.14℃
D.19℃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华北平原的干热风
B.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
C.金沙江干热河谷
D.天山南麓的绿洲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
A.该山地可能位于赤道附近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甲坡的水热状况优于乙坡
D.水分差异导致植被类型不同
【小题2】甲坡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同类题5
一旅游爱好者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流石滩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流石滩的位置出现在( )
A.积雪冰川带
B.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
D.山地灌丛带
【小题2】流石滩的“遍地碎石”可能来自( )
A.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
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
D.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
【小题3】根据高山花卉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 )
A.暖季短促,雨水丰沛
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
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
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