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小题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03 12:01: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a区域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b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①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②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③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④沿岸有寒流流经
⑤沿岸有暖流流经⑤位于低纬地区,终年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③⑤
D.⑤⑥
【小题3】影响图乙所示气候类型与a区域气候类型共同的大气环流形势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信风带
同类题2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其含量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等有关。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0~1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层深度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
【小题2】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A.土壤湿度小
B.土壤肥力较低
C.气温较低
D.人类活动干扰大
【小题3】土壤有机碳通过分解产生CO
2
,是土壤碳与大气CO
2
交换的主要形式,若草地开垦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试推断该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A.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
B.减弱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
C.全球气候变暖
D.南极地区臭氧空洞加剧
同类题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同类题4
读非洲东部裂谷带某地植被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中N地森林茂密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热量较丰富
B.地下水较丰富
C.蒸发量较小
D.降水较丰富
【小题2】图中裂谷带
A.是由板块张裂作用所致
B.两侧地壳不断上升
C.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D.是由流水侵蚀而成的
同类题5
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B.30°N
C.35°N
D.45°N
【小题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