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驴友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匍匐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驴友拍摄的流石滩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流石滩的位置出现在( )
A.积雪冰川带
B.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
D.山地灌丛带
【小题2】根据高山花卉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 )
A.暖季短促,雪融量少
B.干旱缺水,荒漠广布
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
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7-15 03:3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海拔3500m处为林线(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山地荒漠草原带
D.亚高山草甸带
【小题2】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
A.随降水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
B.与年均温的变化呈负相关
C.在a、b植被过渡带处较大
D.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
【小题3】贡嘎山东坡( )
A.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
B.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
C.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
D.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
同类题2
2018 年 8 月 13 日,两列中欧班列从山西临汾开出,经满洲里出关,历经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于 9 月 4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来自山西的中欧班列首次抵达德国。下图示意中欧班列路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临汾和杜伊斯堡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小题2】中欧班列沿途自然植被的变化最能体现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同类题3
从广州站乘火车沿京广线到北京,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同类题4
读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该山地北坡基带为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2】推测图中南坡雪线低主要因为
A.迎风坡
B.背阳坡
C.向阳坡
D.背风坡
同类题5
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游览路径两侧的不同距离,生物多样性往往发生变化。下图为某山地草甸 (2100~2358m)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随路径距离的变化情况。其中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影响该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地势起伏
C.坡面朝向
D.人类活动
【小题2】据图判断优势物种最不明显的地区位于游览路径两侧
A.12m 处
B.8m 处
C.4m 处
D.0m 处
【小题3】该山地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A.12m 处人类干扰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B.8m 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C.4m 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生命力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D.0m 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