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小强与驴友在攀登太白山途中,看到植被从山麓到山顶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质构造
B.水热组合
C.土壤条件
D.水文状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29 08:04: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分异
D.垂直地域分异
【小题2】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同类题2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植被带(①~⑩代表)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代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⑦
【小题2】图中沿箭头所示方向( )
A.水分递增
B.热量递增
C.热量递增、水分递减
D.热量递减、水分递增
同类题3
皮拉大沙丘(图)位于大西洋畔的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皮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皮拉大沙丘向内陆推进的主要原因是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沿岸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降水少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小题2】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4
一位从哈尔滨人从家乡出发,经北京、广州到海南岛,一路他感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A.北方和南方生活习惯不同
B.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
C.各地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
D.各地的海拔高度不同
同类题5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左图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右图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A.雨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小题2】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小题3】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