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地气候水平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影响该地月均温的因素不包括
A.纬度位置
B.月可能增发量
C.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D.月雨量
【小题3】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小题4】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09 11:05: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迁移农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小题2】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漠-秋季
【小题3】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
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同类题2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城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题。
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A.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
B.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C.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
D.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
同类题3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西北部的庐山进行山地考察,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为1200~1500米,下图为庐山地质剖面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小题2】同学们在山麓看到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3】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同类题4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小题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变化
B.水分变化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同类题5
中美洲97°W,18°N附近某山的东坡平均气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小题1】该山地较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河流源远流长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D.受沿岸暖流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