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纬度50°附近欧洲和南美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甲
气温/℃
13.2
11.3
6.3
8.1
10.2
降水/mm
161
339
509
232
3 860
乙
气温/℃
4.8
9.2
16.1
12.2
11.1
降水/mm
164
84
95
140
1 260
【小题1】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小题2】甲地1月气温高于乙地,其原因是甲地( )
A.纬度和海拔更低
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沿岸暖流影响大
D.该纬度地带海洋面积更大
【小题3】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12 02:52: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绢碟,大多生活在高山林线之上,雪线之下,是地球上栖息海拔最高的一类蝴蝶,它们的翅膀上多有鲜艳的红珠,飞翔时宛若驭风的仙子。高山流石滩是高山雪线之下和郁闭高山植被之间成的扇形岩屑坡,是高山特有的生态系统,也是绢碟们翩翩起舞的乐园。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半球绢碟分布最南界在①处发生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热量充足
B.海拔高,气温低
C.距离海洋远,气候干燥
D.该地季风气候显著
【小题2】高山流石滩形成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寒冻风化
【小题3】关于高山流石滩说法正确的是()
A.日照辐射强烈,热量充足
B.气温低,昼夜温差小
C.空气稀薄,多强风
D.植物根系发达,物种丰富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附近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岛屿和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运动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运动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小题2】图中甲处岩石的形成过程中,最后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
C.沉积固结
D.风化侵蚀
【小题3】中央山脉西侧从山麓到沿海依次为:山麓丘陵、砾石台地、海岸平原,各部分地表物质组成、土壤、植被等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同类题3
按气温垂直分布规律,下图中有永久性冰雪的山峰是( )
A.
B.
C.
D.
同类题4
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④自然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分布面积差异显著,主要是由于
A.陆地分布的差异
B.降水条件的差异
C.地形高低起伏的差异
D.洋流性质的差异
【小题2】图中所示自然带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丙
B.②、丁
C.③、甲
D.④、乙
同类题5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小题2】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小题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