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自然带⑤在中国东部分布(地区)的北部界线是( )
A.南岭
B.秦岭—淮河
C.长城
D.黄河
【小题2】自然带③在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是( )
A.中国、美国
B.德国、阿根廷
C.俄罗斯、加拿大
D.巴西、扎伊尔
【小题3】在热带,雪线随纬度降低而降低的原因是( )
A.降水量随纬度降低而增加
B.山脉高度随纬度降低而降低
C.热量随纬度降低而减少
D.光照随纬度降低而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19 04:09: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图中D处地形和判断的理由。
(2)若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计算出C点的气温。
(3)判断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
处,试说明选在该处的优点。
(4)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合理的是哪一条?试说明判断理由。
(5)判断在M、N、L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火车的是哪一点?试说明理由。
同类题2
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从而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它是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下图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 )
A.降水
B.蒸腾
C.蒸发
D.下渗
【小题2】树干流液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土壤黏性
C.温度高低
D.云层厚度
同类题3
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同类题4
下表为三江平原不同类型土壤在一段时间内碳排放通量(通量=排放-吸收)变化,回答下面小题
注:横坐标:日期纵坐标:碳排放通量单位CO
2
/mg/m2·h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差值9月20日最大
B.三者差值10月14日最小
C.垦殖土壤排放量逐渐降低
D.弃耕土壤排放量波动下降
【小题2】该数据反映了湿地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
B.净化水中污染物
C.固碳减排
D.维护生物多样性
同类题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沿甲—乙—丙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图示自然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甲自然带
B.乙自然带
C.丙自然带
D.丁自然带
【小题3】丙自然带直达西海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降水
D.洋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