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像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9-08 09:0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此次出台的改革实施方案,将“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设定为目标。(    ),通过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这些无疑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范畴。除此之外,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助力学生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也是 只有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就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

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 ,也不会一劳永逸。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尊重规律、稳步推进。翻开方案,一些时间节点 :2019年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试点;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样的时间节点,勾勒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清晰脉络,也标注了深化改革的奋斗坐标.当然,改革阵痛难以避免、挑战不容忽视。比如,如何落实方案提出的各级政府部门“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怎样切实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面对这些问题,只有拿出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勇气,方能让改革举措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对接,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完善
B.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C.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D.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对接,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完善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B.只有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C.只要当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D.只有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题中之义   一蹴而就   引入注目   落地开花
B.举足轻重   一挥而就   引人注目   落地生根
C.举足轻重   一蹴而就   有目共睹   落地开花
D.题中之义   一挥而就   有目共睹   落地生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带不带孙子,是个家庭伦理和习俗问题。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爷爷奶奶带孙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殊不知这并非法定义务,而儿女赡养老人则是法定的,二者并不是交换回馈关系。老人把子女成人,已经尽过义务了。按人类社会接力式延续的规律,“不管隔辈人”并非道德缺陷。再者,爱孩子有多种表现方式,没天天待在家里带孙子,并不等于不疼爱孙子。

让老人带孙子这类“家务啃老”已是社会上 的现象,(    )。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无力分担家务和带小孩儿,也是事实。老人与孙子孙女之间毕竟血浓于水,帮忙带小孩儿也是亲情使然。但是,毕竟父母年纪大了,精力也有限,他们有权享受生活,子女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老人不愿意带孙子辈,其实也是对子女责任意识的一种呼唤。

作为家庭成员,要认清各自的法宝责任。我们的许多习惯做法与法律对冲,往往忽视自己是否欠缺相关法律知识不是什么大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涵养法治精神,用法治思维来审视习惯,看清道德的边界。老人乐意带孙子孙女是人之常情,不愿意带也 。如果老人不愿意带孙子,做子女的也不应该突破法律底线,用过分的话对老人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黄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抚养   平淡无奇    无可厚非    冷嘲热讽
B.扶养   司空见惯    无可厚非    反唇相讥
C.抚养   司空见惯    无可非议    冷嘲热讽
D.扶养   平淡无奇    无可非议    反唇相讥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情理和伦理的角度看,这类现象有存在的合理性
B.这类现象的存在合不合理,取决于其合不合情理、伦理
C.但是,这类现象十分反常,既违背情理,也不合伦理
D.但客观地讲,这类现象的存在合情理,但不合伦理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许多习惯做法与法律对冲,但我们往往忽视自己欠缺相关法律知识这一事实。
B.我们的许多习惯做活与法律相冲突,但我们往往忽视自己欠缺相关法律知识这一事实。
C.我们有许多与法律相冲突的习惯做法,却往往忽视自己是否欠缺相关法律知识这一事实。
D.我们有许多与法律相冲突的习惯做法,但我们往往忽视自己欠缺相关法律知识不是什么大事。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