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世界某区域图及图中甲、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丙—乙—甲沿线的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赤道向两极
B.从沿海向内陆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2】丙地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地广人稀
C.气温高,热量充足
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03 12:0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个沿箭头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沿箭头b方向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城分异规律热量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同类题2
下列属于地理环境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
①南半球缺少苔原带 ②尼罗河沿岸的“绿色”走廊
③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④塔克拉玛干沙漠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受大气干湿状况的影响。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调查某山峰时发现,在该山峰的部分地区,由于水汽凝结放出潜热,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会发生变化(下图)。
(1)确定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变化的坡向和部位,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分析与迎风坡相比,同一海拔背风坡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3)如果该山为西北干旱地区某山脉,从图中①②③处选出植被更茂盛的一处,并说明理由。
同类题4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放蜂区域
A.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B.高原面积占一半以上
C.东西差异显著,南北差异较小
D.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小题2】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市场
【小题3】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同类题5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变黄。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小题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