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气候成因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小题2】关于甲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
B.与大陆主体阻隔,为相对独立的“次大陆”
C.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
D.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小题3】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
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流水堆积作用在其南部表现明显
D.河流均源出中国,均属于太平洋水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14 04:5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决定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山体坡向
B.山体高度
C.山脉走向
D.纬度位置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决定山脉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同类题3
读“东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相同的特征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B.红壤广布
C.河流汛期长
D.山地地形
【小题2】图示丙、丁两地纬度相同,海拔相近。与丙地相比,丁地
A.年均气温较高
B.冬季气温较高
C.年降水量较多
D.冬季降水量较多
同类题4
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小题2】②③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坡向
同类题5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①沿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B.线路②景观的变化体现自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C.线路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进
D.线路④的秋色是从西部往东部推进
【小题2】影响线路③入秋时间先后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纬度
D.人类活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