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邵逸夫全传》讲述了邵逸夫一手打造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邵氏电影帝国,创建“东方诺贝尔奖”,捐助内地教育达47亿元等。
B.为了偿还债务,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潘俊坚不得不向全校34名教师以月息1分的利率,借款43.5万元,一年分两次支付利息。
C.欧洲在债务危机后取代美国,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被更多提及的衰落地区。欧洲真要衰落了吗?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D.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9-03 05:3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报纸微博并不只发布事实性新闻,评论同样是重要的内容,这是体现报纸微博的水平、深度和情怀的地方,一些报纸微博也因此引人关注,让部分评论员 。但对于新闻评论来说,(    ),就是标与本的问题。对新闻事件本身的评论可被视作“治标”,由事件本身挖掘更深层的意义可被视作“治本”。对新闻评论来说,目标自然是能做到标本兼治。但问题在于本的问题不是能一下就解决的,否则也不是本了。比如腐败的案件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司法公正、官员财产申报等制度保障之类的建议是经常在新闻评论中出现的。

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 的,而且有些方面是始终没有付诸实践,所以每次有腐败案件被曝出时,都能看到类似的评论,久而久之就不免有了 的印象。“公知”的污名化的一部分原因也在这里,当中国出现负面新闻时,用体制来进行解释总是不会错的,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所以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也是正常的。这种困境对于报纸微博来说更难处理,因为140字的篇幅对于评论有很大的限制,几乎只够陈述观点,而无法进行逻辑推导和具体证明。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脱颖而出   遍地开花   一挥而就   陈词滥调
B.脱颖而出   层出不穷   一蹴而就   陈词滥调
C.鹤立鸡群   层出不穷   一挥而就   老生常谈
D.鹤立鸡群   遍地开花   一蹴而就   老生常谈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
B.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C.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D.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评论员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B.评论员有个困境难以解决
C.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D.有个困境难以解决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__________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___________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_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