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土壤、光照
D.热量、水源
【小题2】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6-05 02:01: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其主峰太白山(海拔 3767 米)对冬、夏季风的阻隔作用较强。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对流层大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的变化值,其数值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逐月变化。
(1)据图比较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分析秦岭的走向对太白山北坡冬季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影响。
(3)分析夏季风对秦岭南坡和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丁纬度逐渐降低
B.图示山地位于北半球
C.图示山地的南坡为背阳坡
D.从甲到丁距海越来越远
【小题2】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3】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
B.海拔较高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
同类题3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小题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小题3】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同类题4
读某地地形削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山地
A.位于非洲大陆
B.雪线高度约为5000米
C.气温最低的地方降水量最丰富
D.甲坡盛行西北风
【小题2】图中处十山麓地带的乙地,其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1月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所在的大洲可能是
A.南极洲
B.亚洲
C.大洋洲
D.非洲
【小题2】该山地雪线南北坡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北坡位于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B.南坡位于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C.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高
D.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小题3】此时该山海拔1200m处的气温大约是
A.30°C
B.19°C
C.10°C
D.12°C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