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黄土高原
【小题2】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开放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总体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06 06:02: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左图是地理环境各要素联系图,右图为我国某地地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反映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假如一个地区气候持续干旱,将对该地区其他地理要素产生怎样的影响?
(3)结合右图,说明该地地表景观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的统一性。
同类题2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在形成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a、b、c、d表示的外力作用中,正确的是
A.a表示流水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c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小题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滑坡
同类题3
下图是“我国四地全年水分盈亏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折线表示南京、广州、拉萨和阿克苏(新疆)的水分盈亏状况,则a、b、c、d分别对应的城市是
、
、
、
。
(2)南京水分盈余最多的时间是
月,其主要原因是
;西藏水分盈余最多的时间是
月,其主要原因是
。
(3)水分盈亏的角度,分析a地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4)d地所在区域为例,从陆地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同类题4
在2017年12月6日闭幕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海拔1010——l940米。上世纪60年代以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112万亩,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下图为塞罕坝林场的位置图。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塞罕坝林场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典范。下列关于该林场表述正确的是( )
A.对东北林区的开发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B.选择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要营林品种
C.夏季防火等级最高
D.对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意义不大
【小题2】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相比北坡难以绿化,造成南坡绿化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B.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D.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同类题5
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图甲)和消费(图乙)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1980年至2005年我国(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
【小题2】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