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鼓舞,挪威、芬兰两国于2018年3月宣布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北极铁路”,打通芬兰现有铁路网至北冰洋的交通运输线,被称为欧洲的“北极走廊”。一旦“北极走廊”建成,可将欧洲大陆与北冰洋相连,再经由北冰洋东北航线与东北亚连通,成为“北极丝路”。下图为该地区自然植被分布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铁路建成后,通过“北极丝路”向中国输出的大宗货物最可能是
A.铁矿石
B.煤炭
C.石油
D.汽车
【小题3】与我国同等长度的铁路相比,“北极铁路”的筑路工期长,下列因素对“北极铁路”的筑路工期影响最小的是
A.地势较高,地质复杂
B.暖季短促,极夜期长
C.茫茫林海,气候恶劣
D.冻土深厚,沼泽众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17 06: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丙为图甲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10分)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10分)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并分析应采取的措施。(8分)
(4)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9分)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R河气候资料。
材料三沿50QE年降水量、蒸发量和>10°C积温图
(1) 东欧平原典型的地貌特征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作用。
(2) 依据上面图、表分析图中R河的流量、汛期和流速的特征。
(3) 大约以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试结合上图加以说明。
(4) 有人建议将上图中①城的冶金工业迁往②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的九寨沟和龙宫均会出现美丽的“五彩森林”(树叶以红、绿、黄为主的色彩丰富的森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九寨沟和龙宫均会出现“五彩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迎风坡,降水充足
B.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C.深居内陆,气温日较差大
D.纬度较低,地势相对高度较大
【小题2】九寨沟一般在10月份左右可以欣赏到美丽的“五彩森林”,龙官要欣赏到此类景观,可能在
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
同类题4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圈(图,单位mm),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西部近海地区的天然植被最可能为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阔叶混交林
C.稀树草原
D.常绿硬叶林
【小题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河湖沿岸地区适宜
A.种植黄麻
B.种植棉花
C.种植甘蔗
D.种植水稻
【小题3】近两年分布在图示区域的古城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A.地震频繁发生
B.酸雨酸雾增多
C.强沙尘暴肆虐
D.内乱战火不断
同类题5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
【小题2】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