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语病的一项( )
A.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撞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B.“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说我们理当坚持的只能是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何况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并不差。
C.大范围、高力度的审计整改,向那些潜在的违规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并对他们起到震慑作用:不仅任何违规行为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
D.在快餐式阅读的潮流下,互联网文化产品的质量始终是决定互联网文化产业和市场水准高低的关键,而网络知识产权则亟须出台相关制度加以规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22 08:35: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一向被推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批评吴道子的画,曾经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散文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用一连串 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 ,本相毕现,    在诗人的笔下。在中国散文家里,苏轼所喜欢的庄周和韩愈就都 地用这个手法。在中国诗歌里,“诗经”每每有这种写法,像“国风”的《柏舟》,连用镜、石、席三个形象来跟心情參照。上古理论家早已重视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这一点上,( )。

【小题1】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B.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C.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D.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五花八门 目不暇接 降服 轻车熟路
B.五光十色 目不暇接 拜倒 得心应手
C.五光十色 应接不暇 拜倒 轻车熟路
D.五花八门 应接不暇 降服 得心应手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B.苏轼完成了他们下达的任务
C.他们的愿望被苏轼实现了
D.巧用比喻成为苏轼的风格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