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小题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4-17 02:56: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艺术于现实,电影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常常在电影中能够看到现实的影子。在近期上映的《小黄人大眼萌》中,有这样的场景:小黄人在逃亡过程中,先是被北极熊追杀(左),紧接着又遭到棕熊恐吓(右)。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上述场景是在现实世界中,则小黄人的逃亡方向是
A.从北到南
B.从东向西
C.从内陆向沿海
D.从高原到山地
【小题2】其逃亡过程中,植被的递变规律符合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小题3】下列地区代表性植被与右图中棕熊栖息地植被类似的是
A.巴西高原
B.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C.华北地区
D.江南丘陵
同类题2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
【小题2】形成东西坡山麓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气温
D.洋流
同类题3
造成由沿海向内陆地表景观地域分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从沿海到内陆,降水迅速增加
B.从沿海到内陆,气温迅速降低
C.从沿海到内陆,水分逐渐减少
D.从沿海到内陆,气压逐渐降低
同类题4
日记一则:3月21日上午,我们地学小组一直沿着条带状分布、稀疏干枯的森林考察,沿途地形开阔,地势起伏较小。到达目的地后,CPS屏幕上显示的纬度为400N,北京时间14点08分。我来到“最大一颗枯树”的北侧,树顶的影子刚好落在脚前,沙拉木同学测出树影的长度约12.6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最大一颗枯树”高约
A.8.8米
B.10.6米
C.12.6米
D.15米
【小题2】稀疏干枯的森林植被属于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小题3】考察地的森林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其受控于
A.降水量分布
B.地下水分布
C.地势的高低
D.气温的分布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