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__; B __________。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2-14 03:25: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南京市某人工隧道景观图,隧道穿过覆盖茂密植被的低缓小山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该低缓小山丘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针阔混交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2】在坡度低缓的山丘间修建城市道路,采用隧道方案的原因是
①防止山体滑坡②保护自然生态③减少城市内涝④提高抗震能力
A.①②
B.⑦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2
读某区域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势变化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7月气温、1月气温、年降水量、地形剖面的排序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降水量最多的地方,7月气温大约为( )
A.-15℃
B.-5℃
C.0℃
D.10℃
【小题2】对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阳坡,且雪线低
B.甲为阳坡,且雪线高
C.乙为阳坡,且雪线低
D.乙为阳坡,且雪线高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图中从②到①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2】影响图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地质
D.水分
同类题4
下图示意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同类题5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
【小题2】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3】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