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所示为某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联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联系图体现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单一性
D.特殊性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地理环境是各要素在空间上的简单汇集
B.该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
C.风力作用显著是该地区荒漠广布的根本原因
D.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导致该地荒漠广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29 08:0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以下有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错误是(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要素和整体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
B.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是不变的
C.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制约
D.我国扬州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同类题2
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图中乙地位于非洲刚果盆地。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同类题3
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小题2】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800mm)(15℃,900mm)(7℃,5mm)(23℃,2900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西辽河流域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6分)
(3)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简述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同类题5
下面两图为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状况及喜马拉雅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属的自然带及对应的气候分别为:自然带:___________、气候 :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图中 ________(A-B-C还是C-D-E?)的变化,
(3)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多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