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游览路径两侧的不同距离,生物多样性往往发生变化。下图为某山地草甸 (2100~2358m)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随路径距离的变化情况。其中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影响该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地势起伏
C.坡面朝向
D.人类活动
【小题2】据图判断优势物种最不明显的地区位于游览路径两侧
A.12m 处
B.8m 处
C.4m 处
D.0m 处
【小题3】该山地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A.12m 处人类干扰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B.8m 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C.4m 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生命力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D.0m 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07 10:4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气温的垂直变化与空气的干湿程度有关。图2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两坡的雪线高度相差约为
A. 200 m B. 500 m C. 3700 m D. 3900 m
【小题2】关于该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坡是南坡,湿度大于乙坡
B. 乙坡是北坡,湿度小于乙坡
C. 3000m以上,南坡气温垂直变化差异大
D. 3000m以上,北坡气温垂直变化差异大
【小题3】关于该山地山麓与山顶气温年较差比较及成因的说法最可能的是
A. 山麓大夏季气温上升快 B. 山顶小夏季气温上升慢
C. 山麓大冬季气温下降快 D. 山顶小冬季气温下降慢
同类题2
下图为世界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异规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该自然带在赤道附近。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该自然带。从图上估算,它的海拔应不低于________米。
(2)B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它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是______,这一带主要的果树是________。
(3)图中C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它在南半球没有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
(4)从图中看出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其中赤道地区雪线比副热带地区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
同类题3
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读祁连山区某小流域各海拔高度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图和各海拔高度不同径级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从图甲可以看出该流域云杉林生物量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A.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B.海拔越低荒漠所占面积比值越大
C.深居内陆夏季气温高
D.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
【小题2】对比中树与大树最大生物量分布位置的差异,大树最大生物量分布的位置处
A.光照更足
B.温度更高
C.土壤更肥沃
D.坡度更大
同类题4
下图为贾老师旅游时拍摄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照片。他通过查资料了解到该山位于赤道附近,是一座火山,科学家预测近期不会喷发。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登山过程中,贾老师先后看到草原、阔叶林、草甸、荒漠、积雪冰川。这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域分异
B.经度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水平地域分异
【小题2】有科学家预言,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冰雪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消融殆尽。这主要因为
A.降水减少
B.火山喷发
C.风力吹散
D.气候变暖
同类题5
读某山地南北坡年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属于( )
A.台湾山脉
B.秦岭山脉
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
【小题2】该山地所处自然带为( )
A.森林带
B.森林—草原带
C.草原—荒漠带
D.荒漠带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