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浙、闽两省依山傍海,岛屿众多,海洋经济正在成为这些地区经济跃升的新动能。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闽中之山,多自北来,水皆东南流,故闽中冬暖夏凉。江浙之山,多自南来,水多北流,故江浙冬寒夏热。”(引自《朱子语类》)
(1)从浙、闽两省中任选其一,分析地形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随着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未来5年内,国家将重点推进浙、闽等沿海省份100个左右海岛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及升级改造,这些海岛将不再“喊渴”。
(2)阐述浙、闽等省份海岛发展海水淡化的有利条件。
浙江舟山启动“和美小岛”建设,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生活不便、渔村民俗文化日渐消逝、岛上产业发展乏力等问题的偏远海岛渔农村发展迎来了春天。
(3)列举浙江舟山在“和美小岛”建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24 08:50: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渭河谷地是在
(填地质构造名称)的基础上经
作用(填外力作用表现形式)而形成的。
(2)东北平原沃野千里,其土壤肥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
(3)影响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气候原因有
和
。
(4)图中河南省位于我国四大经济区的
地区。
(5)根据图示信息,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河南省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
同类题2
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中近30%的锰能通过Mn
2+
的形态溶入茶水中,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根据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茶叶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森林中的枯枝落叶绝大部分变成了土壤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最适合茶树栽种的土壤是( )
A.黄土
B.红壤
C.水稻土
D.黑土
同类题3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名称).
(3)B地终年受( )的控制,形成当地相应的气候特点:( ),与之相对应的陆地自然带是( ).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 )(气候类型),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
同类题4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山脉东西两侧的自然带分别为_____、_____,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出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图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作用减弱,空气湿度减小
(3)试分析图乙中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同类题5
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B.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都较快
C.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D.气候只能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小题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差
D.水分条件差
【小题3】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
A.气候湿热、草类茂盛
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
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
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