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读山地两侧降水量比较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所在山坡为迎风坡
B.B处的降水量小于A处
C.此山分布在北半球
D.H处的降水量最大
【小题2】若此山地在北纬30°附近,则:
A.A点所在坡为向阳坡
B.B点所在坡为向阳坡
C.若A点所在坡是北坡,则为向阳坡
D.若B点所在坡是南坡,则为向阳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2-21 05:3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三座山脉位于西北内陆的是哪座?请说明判断理由。
(2)甲山脉雪线较高的是哪坡?请说明判断理由。
(3)若乙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则乙山可能是哪座山脉?
(4)丙山东坡和西坡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同类题2
读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带示意图,完成 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南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 )
A.经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2】该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高差较大
D.人类活动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
B.秦岭
C.横断山
D.昆仑山
【小题2】影响该山地不同坡向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
B.水分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小题3】图中甲地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高山苔原带
D.高山灌木带
同类题4
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m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小题2】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 )
A.雨林生态农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基塘农业
D.河谷农业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山地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山地东坡出现的干热河谷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东坡自然带谱比西坡复杂,是由于东坡
A.光照条件好
B.纬度位置低
C.相对高差大
D.夏季降水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