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非洲局部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A 自然带的名称是
__________
,自然带 A-B-C-D 的变化体现了
__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_
。
(2)图中乙地的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_
。
(3)D自然带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会导致该地环境发生变化,其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4-11 08:47: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带全年高温干燥、降水少
B.草原上常见斑马、长颈鹿
C.森林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该区域景观展示的是亚洲
【小题2】图中荒漠带内有绿洲的分布,主要影响因素和分异原因是( )
A.热量 纬度地带性差异
B.水分 经度地带性差异
C.热量 垂直地带性差异
D.水分 非地带性差异
同类题2
读世界部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该图为气候类型分布图,则与丙地气候成因关系不大的是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题2】若该图为自然带分布图,则导致C—B—A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气压
【小题3】甲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分布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局部地区生长着皮厚、叶小的多肉植物,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整体性规律
同类题3
读南美洲自然带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美洲大陆西岸自然带的分布以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体现出_________规律。
(2)说出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分析乙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原因。
(4)从气候、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同类题4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下图为橘子洲实景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橘子洲”形成的原因是( )
A.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而成
B.河水湍急,流水侵蚀下切而成
C.河床宽阔、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
D.岩层受水平挤压,中间向上隆起而成
【小题2】此词创作于1925年12月,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而北国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体现了( )
A.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