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图中代号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C_______;G_______;E_______。
(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图中E→F→G这种自然带中,F的名称是_______。F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其类型是_______。
(4)甲图A→D体现出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4-16 07:49: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即植被叶面积指数=植物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我国,大致以100°E为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的。读我国30°N上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图示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
C.冰川
D.海拔
【小题2】下列选项中所述地理事象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图示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相符的是
A.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森林
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出现的自然植被
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点点绿洲
同类题2
2012年10月20日,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11月初抵达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的弗里曼特尔港口,进行给养补充。结合下面的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雪龙”号考察船从启航地开始到结束在北半球的航程中,沿途所见到的陆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同类题3
图1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图2为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为基础的,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 (低、中、高)纬度地区。
(2)图2乙山地南坡山麓为_______气候;甲山地与北坡相比,南坡雪线较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
同类题4
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 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的变化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同类题5
读图 “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沿 EF 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小题2】M 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B.受洋流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D.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