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千里秦岭,千里汉江”,山青水秀的陕南地区是生物资源的富裕地,也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区。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陕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自中部汉江谷地向北至秦岭,依次可见的阔叶林、针叶林和草甸景观,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其成因。
(2)概述陕南地区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
(4)陕南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可采取哪些防灾减灾的对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4-22 10:0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山地北坡植被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最可能是( )
A.阴山山脉
B.秦岭
C.天山山脉
D.祁连山脉
【小题2】影响该山地北坡草原带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经度
【小题3】关于该山北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带下限比南坡高
B.自东向西年降水量增加
C.自东向西荒漠草原带宽度增大
D.自西向东植被带谱趋向简单
同类题2
读世界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某日城市①(16°s、48°w)白昼时间为12小时40分钟,则该日城市①与②(0°、 78°w)日出时间相差
A.20分钟
B.2小时
C.2小时20分钟
D.3小时40分钟
【小题2】该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有:
A.甲地区沿岸沙漠常常出现大雾天气
B.此时为冬季,地面气温较低
C.乙地热带草原广布,郁郁葱葱
D.此时甲地多降水,空气中水汽充足
【小题3】甲地自然带向北延伸到5°s附近,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经度地带性规律,水源是主导因素
B.纬度地带性规律,热量是主导因素
C.非地带性规律,洋流是主要原因
D.垂直地带性规律,热量和水分的垂直变化
同类题3
下图为美国东部的马里兰州(北纬38°22′)I-64公路实拍图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I-64公路所经山峰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小题2】生长在该地山麓地区的天然植被最有可能为
A.常绿硬叶林
B.草甸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同类题4
阅读“伊犁河谷地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l)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在伊犁河谷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一坡,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判断有树林的一坡是哪坡(甲或乙)并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2)伊犁河谷被誉为“西域湿岛”结合右图简要分析原因。
同类题5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我国的洪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