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自然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A~H表示不同的植被带(纵轴标目中,1 kcal=4.2 kJ)。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小题2】图中A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02 09:0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A、B、C、D自然带类型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 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小题2】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同类题2
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E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B_______;C______;E_______。
(2) E→A→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3)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___________
(4) F处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E地相同,其形成的原因为:______。这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分异规律。
(5) D自然带的名称: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同类题3
在没有海拔差异的理想大陆上,各自然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理想大陆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自然带从东西两岸向内陆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更替。这反映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2)理想大陆北半球大陆东岸自然地理环境遵循纬度地带性规律。根据自然带的分布,简述这一规律的表现。
(3)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按照一般规律,东非高原所在地区应为热带雨林带,实际上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是否反映出上述现象?说明判断的理由。解释该现象的成因。
(4)西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延伸到高纬地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是否反映出上述现象?说明判断的理由。解释该现象的成因。
同类题4
读下图,“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同类题5
芬兰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蓋率达到86%。
(1)判断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析芬兰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的自然原因。
(3)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