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这些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7-18 11:44: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
A.植被破坏
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
D.围湖造田
【小题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综合性特征
B.整体性特征
C.区域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小题3】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下列关于其影响正确的是 ( )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减少
C.土壤肥力全部下降
D.大多数物种将会灭绝
同类题2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小题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的过程是因为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同类题3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表示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稀疏灌木
B.草地
C.农田
D.建设用地
【小题3】【小题4】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同类题4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2)从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
(3)黄河下游地区的土壤盐渍化现象,旱年和涝年比较,哪种年份盐渍化在这里表现较严重?分析其主要原因。
同类题5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小题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