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下生物量是指地下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总量。下表为某地区三个观测点的基本概况,下图为这三类植被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最有可能是( )
A.武夷山
B.大兴安岭
C.喜马拉雅山
D.祁连山
【小题2】ⅠⅡⅢ分别表示( )
A.I为山地草甸
B.Ⅱ为山地荒漠草原
C.Ⅲ为高寒草原
D.以上皆不是
【小题3】山地草甸地下生物量最大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09 12:50: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
【小题2】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3】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同类题2
(题文)读如下所示的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图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附近大陆东岸的阿根廷南部,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同类题3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暑期去福建黄岗山进行野外考察,他们从山麓出发徒步登山并记录植被的变化。图为“黄岗山位置及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同学们在甲处观察到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2】造成黄岗山植被由山麓到山顶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差异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海陆位置的差异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D.洋流性质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同类题4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相同
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D.夏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小题2】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甲到丙的变化是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
C.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自然带数目的多少仅取决于当地的纬度
同类题5
读某季节某区域洋流和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推论合理的是
A.图中洋流为暖流
B.该季节我国降水较多
C.图中洋流不易形成渔场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小题2】图示a地区的景观为
A.热带荒漠
B.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