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北方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差异的成因是(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不同
D.人类活动
【小题3】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高山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18 10:45: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地质
B.气候和岩石
C.气候和生物
D.成土母质
【小题2】对①、②两种土壤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
B.②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
C.①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海南岛中部
D.②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同类题2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 )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小题2】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 )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同类题3
“引汉济渭”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开凿隧道隧洞穿越秦岭,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引汉济渭工程沿线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小题2】建设引汉济渭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
A.山区气温低,冻土广布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汉江水质较差水量较少
D.全程需动力提水北上
同类题4
“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际铁路大通道沿线①②③④对应的地带性自然带,正确的是
A.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②——亚寒带针叶林带
C.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④——热带季雨林带
【小题2】图中国际铁路大通道经过的自然带主要体现了
A.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以热量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5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
A.流水作用减弱
B.冰川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减弱
D.变质作用增强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弱 ②植被覆盖率减少
③河湖及其水量减少 ④太阳能资源更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