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某山地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水热条件
【小题2】20世纪70年代,该地区常绿阔叶林遭到大量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径流季节变化加大,旱涝灾害频繁,动物“外逃”……该描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单一性
B.间断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1 10:40: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小题2】下列现象与图示过程变化相关的是( )
①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②下游河道侵蚀加强 ③地上河的形成 ④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2
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
A.①
B.④
C.⑥
D.⑩
【小题2】图中⑨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针叶林
D.阔叶林
【小题3】图中④与⑧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地势起伏
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
同类题3
下列自然带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 热带雨林带 B. 寒带苔原带 c.温带森林带 D.温带草原带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面积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沿岸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40条,入海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堆积于海湾,海水运动又将泥沙带到其他地区堆积。图示为渤海地区示意图。
(1)图中甲地地貌的名称是____,乙地地貌的名称是______。
(2)说明图中甲乙两地沉积作用的相同之处。
(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黄河中游河段植被破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同类题5
在台湾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
A.背风温暖
B.人烟稀少
C.降水丰富
D.花蜜充足
【小题2】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于( )
A.1月下旬
B.3月中旬
C.5月下旬
D.9月中旬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