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
A.微生物活动弱
B.生物风化强
C.有机质含量高
D.化学风化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24 09:59: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理想大陆水平地域分布与纬度、干燥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陆地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中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小题2】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主要反映水分差异所引起的植被变化规律
B.从丙到丁主要反映水分差异所引起的植被变化规律
C.从甲到乙主要反映水热差异所引起的植被垂直变化规律
D.从丙到丁主要反映热量差异所引起的植被变化规律
【小题3】如果图示森林植被大量破坏,可能会引起
A.中纬度地区雪线高度下降
B.珠三角地区酸雨明显加重
C.欧洲西部冬季气温将降低
D.南极大陆冰川面积将扩大
同类题2
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将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仔细分析,把A~D填在图中适当的方框内。
A.径流加大
B.水土流失
C.地表侵蚀
D.气候趋向干旱
(2)人们毁林开荒,改变的地理要素是________,但却引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等要素随之变化,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同类题3
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南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同类题4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受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
A.黑土
B.红壤
C.水稻土
D.寒漠土
【小题2】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苔藓类生物活动
D.高等植物的生长
同类题5
地质历史上出现了多个重要的成矿期,如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中生代煤炭成矿期等,这些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环境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环境
D.干旱的陆地环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